隨著互聯網+時代的到來,手機掃一掃功能越來越被大眾普遍接受和廣泛使用。近日,臨沂雕塑公園將智慧城市管理與便捷貼心服務游客相結合,精心推出雕塑與植物智能二維碼簡介牌793塊,給廣大游客創造出一個“聲音+圖片+實物”的三維立體科普教育基地,打造出了智慧旅游新模式。
臨沂雕塑公園占地800畝,是一座集世界雕塑、自然景觀、園林藝術為一體的綜合性國際雕塑園區,共收集世界各國雕塑作品復制件110件,現有植物400多種。
雕塑二維碼簡介牌
近年來,雕塑公園不斷創新園區維護管理模式,探索更優質便捷科學的服務方式,通過多方查閱資料,將優質的網絡資源與游客的知識訴求緊密結合,建立了園區信息庫。本次共安裝雕塑二維碼簡介110塊,懸掛植物二維碼簡介683塊,全部選用美觀、耐用材質的標識牌設計制作而成,游客通過手機微信掃一掃,就能詳細了解到雕塑的語音、文字、圖片介紹,植物的產地分布、生長習性、園林用途等信息,彌補了原有雕塑、樹木標牌認知單一性的不足,是對原有接待講解人員現場服務的有效補充和智能擴展。
游客用手機掃描植物簡介牌上的二維碼,了解相關信息
據工作人員介紹,雕塑二維碼簡介連接到園區后臺的信息庫,通過掃碼彈出一個包含語音、中英文、圖片的詳細簡介,可實現講解員無縫隙服務每一位游客。植物二維碼簡介牌是量身制作的植物“身份證”,掃碼直接鏈接到百度百科,保證了內容的科學性與完整性。此外,二維碼是公園了解、獲取游客大數據的一個重要入口,游客掃碼進入平臺后,后臺收集游客游園信息、游園線路等,記錄雕塑作品的游客喜愛度,便于更好地了解游客游覽需求,提升園區的服務管理。(記者 劉元迪 通訊員 邵長帥)